
嬰幼兒營養與固體食物的添加
馬偕醫院 小兒胃腸科主任 李宏昌 醫師
一、嬰幼兒添加營養食品的基本概念
無論是餵食母乳或餵食嬰兒配方,學者們都建議:對足月生產正常發育的嬰兒而言,一般在4個月內,無需添加其他營養食品。
二、主食與副食
嬰兒前數個月,以母乳或嬰兒配方為主要營養來源,其他一切營養(含維生素、礦物質等)即為副食或添加食品。當嬰兒逐漸長大,漸漸以半流動或固體食物為主要營奄來源,迄時候母孔和配方奶反而成為副食。在二者之間有灰色地帶,其變化是漸進的。
三、母乳、嬰兒配方、較大嬰兒配方、成長配方及其他奶類食品
嬰兒前數個月,以母乳為最佳營養來源,是無庸置疑的」無法哺育人奶的新生兒,唯一的替代品是嬰兒配方,也是小兒科醫師與營養學者們的共識。較大的嬰兒時(6~12個月)是否一定要改食所謂的較大嬰兒配方或成長配方?答案是否定的(雖然並不反對l。至於其他非嬰兒配方的奶類食品,是不能當嬰兒主食的,但可以在較大嬰兒階段,做為營養添加品。
四、奶類以外之嬰幼兒食品的添加
A)何時開始?
添加時機有3個考量,可擇一而行。
l、當每天攝取奶量超過1000c.c(或32盎司)以上時
2、當嬰兒體重為出生體重二倍時
3、當嬰兒出生4一6個月以上
一般而言,嬰兒在4一6個月時,每天攝取的奶量約為1000c.c.,體重也增為出生時之2倍,因此正常嬰兒的這 3個時機是一致的。以營養學的立場來看,一個正常的足產嬰兒,如果食量正常,在4個月以前,無論是餵食母乳或餵食嬰兒配方,均可提供完整營養而讓嬰兒順利成長。而主持消化大計的胰臟,在4一6個月大才慢慢成熟,因此含澱粉、蛋白質、動物性脂肪較多的食物,以4一6個月之後,再逐漸加入為宜。
B)選擇原則
1﹒固體?液體?
嬰兒在4個月以前會有一種反射動作,即將固形物以舌頭頂出(extrusion refled),所以在這之前,以湯匙餵食果泥等固體或半固體食物,是不適當的。
2.能量足夠、營養均衡
營養均衡是永遠不變的原則。
1OO 0C .C.嬰兒配方奶水提供的營養與嬰兒成長所需之關係如下頁圖表。
由該表提供了初步概念:即當我們要幫嬰兒開始添加副食品時,以能提供能量的澱粉(而非蛋白質)為主。
穀類食品是適當的添加物,其中又以米食為優先。
稻米在穀類食品中是最少引起過敏的。嬰兒之胃腸在尚未成熟之前,很容易因吃下某些異類蛋白而造成過敏,因此,在4一6個月後,可以酌量(但不需過多)給予 肉類或蛋黃(含較少「過敏原」,但是蛋白則對有過敏體質的嬰兒,不宜太早餵食。至於脂肪,現代的成年人,怕得高血壓、怕得心臟病,因此都會注意,盡量吃低脂、低膽固醇、低熱量的食品,但如因此提早給嬰兒吃低脂或低膽固醇食品,是不正確的;因為脂肪也是重要的營養來源,而且二歲以內嬰幼兒,腦部發育需要足夠的「必需脂肪酸」與「膽固醇」,因此不應限制。
很多人在嬰兒初期就餵予嬰兒果汁,尤其是柳丁、橘子汁。但根據研究,柑橘類是較易引起過敏的,對有過敏體質的嬰兒,應延後給予。
年齡(月) | 2 ~ 3 | 3 ~ 4 | 4 ~ 5 | 9 ~12 |
體重(公斤) | 5 | 6 | 7 | 9~10 |
加鐵嬰兒配方 奶量(C.C.)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能量(Kcal) %RDA需求 | 667 133 | 667 111 | 667 95 | 667 74 |
蛋白質(g) g/Kg %RDA需求 | 15 3.0 136 | 15 2.5 114 | 15 2.1 97 | 15 1.7 104 |
|
|
|
|
|
|
|
|
|
|
(參考文獻:Lifshitz F ed.;Children's Nutrition,1991)
(RDA:美國營養學會建議之每日飲食需求量)
須注意,上表所列對各種營養的提供量,是以每天「加鐵嬰兒配方」奶量達10OOc.c.為標準。如果每天攝取量沒到達標準,則應另外計算。
無論給予任何奶外營養品,都應以「循序漸進」為原則,不應同時添加多種新的食物。
另外,在很多不同地區的研究,二歲大嬰兒,實際上最欠缺的營養為:鐵、鈣、鋅及葉酸(folic acid),值得大家參考。
l歲以後,當固體食物逐漸變成主食時,「什麼時候可以斷奶?」是很多父母所關心的。正確的觀念應該是「斷奶瓶」,而非「斷奶」。
一般而言,9一12個月大的寶寶,每天至少應攝取母乳或嬰兒配方500 C.C.之奶量,才能達到每天鈣質的最低需求量。至於想要改吃一般成人食用的奶粉或鮮奶,建議在一周歲以後,至少在9個月之後為宜。
幼兒期以後的營養供給原則(參考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1989):
- 食物多樣化
- 避免肥胖症的發生
- 一天的總熱量中,建議 unrefined complex sugar(非精製醣,如澱粉質)佔約48%
- 一天的總熱量中,建議refined sugar(精製醣,如蔗糖)佔約10%以下
- 兩歲以後,脂肪的攝取佔總熱量之30一33%
- 一天的總熱量中,建議「飽和性脂肪」佔7一10%
- 兩歲以後,膽固醇攝取量,少於150mg/1000大卡(或300mg/天)
- 適度增加膳食纖維之攝取,但亦不宜過多
- 鹽之攝取,不宜過多(少於5g/天)
- 適度增加鐵、鈣、氟之攝取
副食品添加之注意事項及禁忌
國泰綜合醫院 柯嘉音 醫師
添加副食品是在斷奶前逐漸將母乳或嬰兒配方乳變成非主食,而慢慢地增加其他食物為主食的一種必要過程。添加副食品,除了給嬰兒添加營養之外,也是一種培養親子關係的活動,父母在給嬰兌添加副食品時,應該注意以下事項及禁忌:
- 應注意食物的衛生、不論是買現成的水果或家中煮的食物,皆要注意烹調前的洗滌及烹調後的衛生。
- 烹調後的食物,不能放還在室溫中太久,以避免食物腐壞。
- 當添加一種新食品時,應注意嬰兒對此食品是否有過敏之現象,如嘔吐、腹瀉、腸絞痛及疹子等。
- 食物之溫度不可太高,以避免燙傷嬰兒之口腔或接觸燙傷。
- 不要將食物放置在微波爐內加高溫,因加熱不均勻可能燙傷嬰兒之口腔,而且高溫會破壞食物中之一些營養如維生素C。但有些食物如需加熱,可在微波爐內加微溫,攪拌均勻後才餵食。
- 不要在嬰兒食物內添加香料、味精、糖、食鹽,養成嬰幼兒攝取清淡食品之正確習慣。
- 不要給嬰幼兒過量之食物。
- 不要強迫嬰幼兒將所有準備好的食物一定要吃完。
- 吐餵食副食品時,應給嬰兒一個舒適、輕鬆的環境,並加以鼓勵。
- 餵食副食品時,父母要有耐心,而且需多花一點時間給嬰兒餵食,亦不可以食品作為懲戒或獎勵。
副食品添加之必要性
國泰綜合醫院 林隆煌 醫師
小兒科醫師及營養學家在早年認為母乳能提供週歲以前嬰兒的營養需要,所以在公元1920前很少建議一歲前的嬰兒需要添加副食,但隨著醫學的進步,其後逐漸有添加副食品的觀念,最早添加於嬰兒的是魚肝油以預防佝僂病,還有柳橙汁以預防壞血病。
其後的50年,對於6個月左右的嬰兒開始添加米粉、麥粉、果汁和蔬菜泥,漸得到小兒科醫師及營養學家的共識。添加副食品的理由為:
- 提供熱量、鐵質及維生素。
- 為幫助嬰兒適應各種不同的固體食物做準備。
- 提供缺乏之微量元素如鋅、銅、鐵。
- 最重要的是訓練嬰兒的咀嚼能力,以避免日後造成偏食。
嬰幼兒副食品製作
台北榮總營養部 林明潔 營養師 穆懷玲 營養師
四個月以上之嬰兒,除了母乳(或嬰兒配方)外,可開始逐步添加水果、蔬菜、米(麥)粉等副食品,以滿足生長所需。副食品之質地添加則應以液體狀(如:果菜汁)進步到泥狀或糊狀食物,再進步到細碎食物、塊狀食物,糊狀、泥狀的固體食物最好以碗或杯盛裝,以小湯匙餵食,慢慢訓練貨賞吞嚥及咀嚼食物之能力。幼兒餐飲調製應避免醬油、味精等調味料,而以原味供應為佳。由於嬰幼兒成長速率、味口及進食量之個別差異大,且影饗嬰幼兒進食之因素諸多,家長若有任何副食品餵食與製作之疑問,可逕洽各醫療院所之營養師以提供諮詢。I
副食品之製作:
一、葉菜類
(一)菜泥:
- 將胡蘿蔔、南瓜、馬鈴薯、蜿豆、高麗菜、覓菜等纖維少或嫩葉之蔬菜洗淨去皮切片,放入鍋內加少量水蒸煮。
- 煮熟後以湯匙壓碎成泥狀。
(二)剁碎之蔬菜:
- 將覓菜、菠菜、青江菜、空心菜等葉菜類蔬菜洗淨切碎,放入鍋內加少量水蒸煮。
- 待菜蒸爛後盛出。
二、水果類
(一)果汁
1﹒橘子、柳橙:
(1)將橘子撥開或柳橙切成兩半,將汁擠出。
(2)初次餵食前加冷開水稀釋後餵之,濃度由稀漸濃。
2.蘋果、梨子、蕃茄及葡萄:
(1)將蘋果或梨子去皮切片置於碗內。
(2)將蕃茄或葡萄置於碗內,以熱開水浸泡兩分鐘後,將問水丟棄,去果皮。
(3)乾淨紗布將蘋果、梨子、蕃茄或葡萄包起,同湯匙壓擠出汁。
(4)初次餵食前加冷開水稀釋後餵之,濃度由稀漸濃。
3.西瓜、香瓜及哈蜜瓜:
(1)將瓜肉以湯匙挖出,還於碗內。
(2)以湯匙壓擠出汗。
(3)初次餵食前加冷開水稀釋後餵之,濃度由稀漸濃。
(二)果泥:
1﹒選擇熟軟、纖維少、肉多的水果,如:哈密爪、木瓜、香蕉、蘋果等。
2.將水果洗淨後去皮,
3.以湯匙以刮取,壓碎成泥。
三、五穀根莖類
- 米糊、麥糊:取適量之米粉或麥粉,置於碗內,加入適量奶水或開水調糊狀餵食,初次便用,請試原味之米(麥)粉。
- 餅乾、吐司麵包、鰻頭:寶寶開始長牙時,可給予餅乾或烤過之吐司麵包(饅頭)。
- 稀飯:
米湯:將米熬煮成粥,取湯汁。
薄粥:將一碗飯煮成三碗粥之濃度。
濃粥:將一碗飯煮成兩碗粥之濃度。
四、肉魚豆蛋類
(一)肉泥、肝泥:
- 選擇筋少之瘦豬肉、牛肉或雞肉,絞碎後蒸熟。
- 將豬肝或雞肝蒸熟,後切成小塊搗成泥。
(二)魚:選擇刺少、肉質細之魚,洗淨,蒸熟後搗碎。
(三)豆腐:將豆腐以開水沖淨即可餵食。
(四)蛋:
- 將蛋置於清水中蒸(煮)熟,取出蛋黃以湯匙壓碎,加入少許開水餵食。
- 將蛋打入碗內,如湯汁至八分滿,攪勻,還鍋中蒸熟。
4~6個月食譜舉例
體重 (公斤) | 熱量 (大卡) | 熱量分配 (%) | 餵食時間 | 餐別 | 食物名稱 |
|
|
| 16 | 7:0OAM | 早餐 | 母奶或嬰兒配方 | 180C.C |
16 | 10:OOAM | 早餐 | 母奶或嬰兒配方 | 180C.C | ||
25 | 1:OOPM | 午餐 | 米糊* | 3茶匙 l茶匙 180C.C | ||
16 | 4:OOPM | 午餐 | 母奶或嬰兒配方 | 180C.C | ||
25 | 7:OOPM | 晚餐 | 米糊 * | 3茶匙 l茶匙 180C.C |
* 體童及熱量需求,依行政院衛生等82年「每日營奄建議攝取量」表。
米稱量代換表:
l杯=16湯匙=230公克(c.c.),
1湯匙=3茶匙,
1茶匙=3公克奶粉約=奶粉小匙l匙,沖至3Oc.c.水量
(一歲以下嬰兒不可便用成人奶粉或鮮奶)
1盎司=30公克
- 四個月以上仍以母乳哺育時須額外補充鐵質。
7~9個月食譜舉例
體重 (公斤) | 熱量 (大卡) | 熱量分配 (%) | 餵食時間 | 餐別 | 食物名稱 |
|
|
| 15 | 7:0OAM | 早餐 | 母奶或嬰兒配方 | 210 C.C. |
15 | 9:30AM | 早餐 | 母奶或嬰兒配方 | 210 C.C. | ||
20 | 12:00N | 午餐 | 魚肉稀飯 魚肉泥 麵線 胡蘿蔔泥 香蕉泥 |
|